【优秀委员工作室巡礼】津市市政协农工党界别委员工作室:发挥“专”的优势 让群众有依靠
“现在是特殊时期,大家出门一定要戴好口罩,勤洗手、多喝水,控制好血压和血糖。”12月21日,津市市政协农工党界别委员工作室驻室委员、津市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齐平香如期走进工作室,为前来问诊的群众免费量血压、测血糖,指导用药治疗。
津市市政协农工党界别委员工作室成立于2021年8月,位于兰津广场,现有政协委员13人。工作室积极探索创新履职形式,发挥“专”的优势,深入群众开展义务医疗服务活动,不断将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。
津市市政协农工党界别委员工作室开展义诊活动。
今年来,该工作室充分利用入驻专家资源,开展眼科、儿科、营养学等特色医疗惠民活动20余场,免费为1000余名群众送医送药,急救技能培训覆盖2000余人。
让群众健康更有“医”靠。12月初,该工作室决定将每周三固定为医疗惠民活动日,定期为广大群众提供义诊服务。
“健康饮食要牢记,营养搭配合理,烹调过程清淡……”12月7日下午,工作室在兰津广场开展医疗惠民服务活动,入驻专家、津市市人民医院营养科胡绪芝教授为糖尿病患者进行“一对一”健康饮食指导,分享健康生活小妙招。
工作室入驻专家、津市市人民医院营养科胡绪芝教授“一对一”为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指导。
12月14日下午,工作室开展“健康‘童’行,快乐成长”健康宣讲活动,入驻专家、津市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李贤楔认真查看儿童健康情况,向家长们科普儿童常见病预防及生长发育保健知识。
“工作室真的贴民心,把专家请到群众中间,培训讲解很细致,老百姓受益不少呢。”市民胡敏表示,今年参加过心肺复苏、小儿窒息急救等培训,掌握了不少医学知识技能。
工作室志愿者为群众宣讲健康知识。
一边是组织专家为群众送“医”靠,一边是履行委员职责,力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
“孟姜女大道与大同路西北角附近的一块闲置空地,常年被围挡封闭,垃圾多、气味浓,建议改造成休闲健身小广场,造福于民。”今年初,委员毕华提交微建议《让闲置空地焕发新面貌》,引起相关部门重视。今年6月,1200平方米的健身小广场建成开放,瞬间提升了周边群众生活幸福感。
一年多来,津市市政协农工党界别委员工作室深入群众调研,收集了多条意见线索,形成了《关于预防野生动物破坏农作物及补偿机制的建议》《关于加强群众性应急医疗救护培训的建议》《关于加强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》等一批提案、社情民意和微建议。其中,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城区噪音污染治理的建议》《关于增加城区车辆临时停车位的建议》等一批有温度的社情民意被有关部门采纳落实。
来源:常德日报
账号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